結石刮除術 Tag

[vc_row css_animation="" row_type="row"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="no" type="full_width" angled_section="no" text_align="left"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="without_pattern"][vc_column][vc_column_text]   根據研究,台灣民眾有超過九成的人有牙周病的問題,但因為初期牙周病的症狀大多不會有明顯的疼痛,所以很容易被疏忽。   別小看牙齒上白白的牙垢,它就是引發牙周病的罪魁禍首。牙周病一旦開始蔓延卻沒有得到控制,就會像得不到控制的高血壓一樣,一發不可收拾。 完整的牙周檢查包含了解病人的清潔方式、習慣及確認病人有沒有抽菸、嚼食檳榔,或是有無系統性疾病、家族病史等等。有些牙周病快速惡化的病人,可能與家族史相關。除此之外,還要檢查牙齒的搖動程度、牙周探測和拍攝全口X光觀察。 牙周病是什麼? 牙周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簡稱,由牙齦、牙周韌帶及齒槽骨組成。 牙齦與牙齒中間沒有完全貼合的小溝槽稱為牙齦溝。  由於沒有維持良好的清潔習慣,導致牙齦溝內的食物殘渣與口內鈣化成牙結石,這樣的牙周環境是最適合牙周細菌生存的。 長期累積下便會使齒槽骨流失,牙齦發炎紅腫流血,還會造成牙齦萎縮,牙根外露。 牙周病就是牙周遭細菌感染的疾病,甚至牙周病細菌也會蔓延全身,隨著血液循環流至心臟,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 與牙周病相關的疾病? 心臟病 糖尿病 失智症 鼻竇炎 呼吸道感染 懷孕婦女早產   牙周病會有哪些症狀? 牙齦流血 牙齦紅腫 牙齒敏感 牙齒鬆動 牙縫變大 牙根暴露 口臭、口腔異味   .embed-container { position: relative; padding-bottom: 56.25%; height: 0; overflow: hidden; max-width: 100%; } .embed-container iframe, .embed-container object, .embed-container embed { position: absolute; top: 0; left: 0; width: 100%; height: 100%; }  牙周病 牙周病要怎麼治療呢? 即使接受完整的牙周病治療,牙周病也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,不繼續惡化,並無法讓萎縮的牙周組織完全回復到原來的樣子。 牙周第一階段基本治療包含: 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 牙結石清除及進行牙根面整平術 去除其它影響牙周發炎的因素 定期追蹤   一般慢性牙周病分為輕度、中度、重度。 輕度之患者須定期回診清潔牙潔石,必要時須搭配特殊器械進行牙齦下結石刮除術,以求控制發炎。 中度至重度之牙周病患者除了上述治療外需要合併牙周翻瓣手術、牙周再生手術或是牙根覆蓋術,以求徹底清除牙周的病菌並重建喪失之牙周組織。 牙周翻瓣手術: 進行手術將牙齦翻開,可以增加清潔的視野,徹底清除牙根表面之結石及發炎組織,修整牙齒周圍不平整的齒槽骨,使牙周組織恢復健康。 牙周再生手術: 手術清創後,在因為破壞所喪失的骨頭周邊處放置生物科技材料、再生膜與骨粉等,重建喪失的骨頭。 牙齦切除手術: 將牙齒上過度生長的多餘牙齦組織切除,降低牙周囊袋深度 使這個區域更好清潔,恢復牙周健康。   輕度牙周病治療前 牙齦發炎紅腫,牙結石容易形成。   輕度牙周病治療後 牙齦顏色偏粉,可早期控制,避免牙根外露更多。   中度牙周病治療前 牙齦浮腫,且牙周囊袋變深,牙齦萎縮導致牙根外露。   中度牙周病治療後 牙齦顏色較粉,雖牙齦無法復原至健康牙齦,但可控制不讓其惡化。   重度牙周病治療前 牙齦顏色偏暗紅且嚴重浮腫,牙根外露更多,導致牙齒不穩搖晃。   重度牙周病治療後 經過長期追蹤治療,牙周病得到控制後,牙齦明顯較無浮腫,且可避免牙齦繼續萎縮,齒槽骨被破壞。   牙周再生手術 因牙周病的破壞造成齒槽骨流失,術後可以用X光片檢查流失的齒槽骨之復原情形。 牙周再生手術前: X光片明顯看出齒槽骨下陷的樣子。   牙周再生手術後: 經過手術後六個月的回診觀察,可以明顯看出齒槽骨復原狀況良好並且沒有繼續下陷。     [/vc_column_text][vc_row_inner row_type="row" type="full_width" text_align="left" css_animation=""][vc_column_inner][vc_column_text] 牙周專科 張豪傑醫師   [/vc_column_text][/vc_column_inner][/vc_row_inner][/vc_column][/vc_row][vc_row...